- AI 能加速法律工作,例如文件審閱、電子調查、起草文件,以及面向客戶的聊天機器人。
- 檢索增強生成技術能讓法律 AI 輸出更準確,因為它會以可信文件為依據。
- 優點包括服務更快、錯誤更少,並讓律師能專注於更複雜的工作。
- 律師可透過提示工程、人為監督及產業專業知識,提升 AI 的表現。
我來自一個律師世家——三代四位律師。(你猜我是怎麼談成這份好工作的?)
從與他們的對話來看,律師的養成過程大致是:多年法學院、模擬法庭、實習,然後……一堆文書工作。
遵循法律條文是很有意義的工作,但說真的也很枯燥。不過,其實不必如此。
AI 智能代理的應用正提升各行各業的生產力,法律界也不例外。預計到年底,法律 AI 市場規模將突破 370 億美元。
事實上,專家認為AI 已經改變了法律實務,成為研究與分析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儘管成長驚人,仍有一些障礙。例如,你可能對導入 AI 感到不安。畢竟這是新技術,難免讓人擔心。
另一方面,你可能很想嘗試,但不確定該怎麼用、用在哪裡。
這篇文章就是要幫你釐清這些疑問。我會說明 AI 如何幫助法律專業人士,以及律師、法務人員如何受益於 AI。
同時,也希望能減輕你對這項技術的疑慮。
AI 在法律領域有哪些應用?
根據哈佛法學院法律職業中心主任 David Wilkins 教授的說法:
基礎法律資訊將透過科技,讓越來越多人容易取得。但問題是,取得基礎法律資訊只是法律服務流程中的一步。 [來源]
法律實務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做出細緻且無可取代的判斷。
同時也包含了繁瑣且耗時的工作。
AI 的強項就是以極快速度處理重複性任務。在法律實務中,有幾項工作特別適合交給 AI。
1. 法律聊天機器人
聊天機器人是最直觀的選擇,理由很充分。我們的法律 Slack 機器人 JBT,能回答法律問題並附上參考來源,為法務團隊省下大量時間。
如果你還沒用過聊天機器人,你的孩子大概也會催你開始用。隨著市場預估到 2030 年將成長至 273 億美元,這趨勢只會越來越明顯。
問題是:如何確保它在處理敏感的法律諮詢時保持準確?
答案是檢索增強生成;用戶可以要求聊天機器人遵循特定文件,並標註參考來源。這對減少AI 幻覺(即 AI 產生的錯誤內容)非常有效。
聊天機器人很適合內部使用;只要輸入你的文件、案件資料等,就能讓它摘要或給建議。
機器人也能面向客戶。例如,它可以先收集潛在客戶的基本資訊,讓後續面談更有效率。
新澤西州的誹謗律師事務所 Mullen Law Firm,透過在網站導入聊天機器人篩選案件,提升了 25% 的合格潛在客戶轉換率。
2. 電子調查與法律研究
案件審理中的一大瓶頸是電子調查:要從大量文件、資料庫、電子郵件和檔案中找出相關資訊。
最簡單的自動化方式就是用 Control-F。
你可以把 AI 想成更進階的下一步。AI 不只侷限於關鍵字,自然語言理解(NLU)能從文件中推敲出意義和情感。
Rimon Law 導入 AI 工具標記相關文件,將電子調查時間減少了 50%。
3. 起草與範本製作
產生標準文件是生成式 AI非常有效的應用之一。
AI 擅長處理模式,而標準文件正是一種模式:重複的內容加上些微變動。
只要給明確的指示——再加上一些範例——大型語言模型就能產出專業、準確且完整的法律合約草稿。
雖然不一定完美,但即使結果有瑕疵,也已經完成九成工作。你只需修正和潤飾。
反正你本來就要修改草稿,何不讓 AI 先幫你打底?
4. 法律文件審閱
在檢查法案或合約等法律文件時,你很清楚自己要找什麼。
大型語言模型(LLMs)能根據用戶指示,從大量文本中有效擷取資訊。你可以這樣簡化合約分析:
- 「這份合約有仲裁或調解條款嗎?」
- 「這份合約的主要截止日有哪些?」
如果這樣太細節,也可以請它做大方向摘要:
- 「請標示甲方的所有義務。」
- 「請標記任何模糊或不明確的語句。」
訴訟分析也一樣:AI 能快速整理案例資訊,並摘要案件脈絡,速度令人驚訝。
雖然有些案件你一定會親自處理,但當你需要快速瀏覽大量案件時,這是很好的高層次分析工具。
法律事務所導入 AI 有哪些好處?
學界正積極訓練具法律推理能力的 AI。這些進步為律師帶來更多協助方式。
更佳的客戶體驗
導入 AI 就是把重複性工作交給機器,釋放出更多時間。這些時間可以用來處理更複雜的案件,或為客戶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。
更多學習成長空間
世界在變,法律產業也在變。跟上這些變化是法律實務的必要條件。這不是我個人意見,而是各地要求持續法律教育(CLE)的證據。

透過 AI 自動化工作,能讓你有更多時間專心學習、精進專業技能。
擁抱變革
除了讓你有空間提升專業能力,導入 AI 也展現了創新精神。這表示你的團隊、客戶及整個社群都能看到你們積極且具適應力。
這也代表你專注於提供現代且高效的法律服務。
AI 如何應用於法律專業?
雖然這項技術看似神祕,其實使用 AI 也是一種技能,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精進。
要讓 AI 工具順利運作,需要跨領域的技能——不只是研究或工程。
提示工程和熟悉產業內的 AI 工具是其中一些例子,但產業相關知識也同樣重要。
少樣本提示
舉例來說,少樣本提示是一種讓 AI 執行任務時,給它幾個正確範例的提示方法。
所以,你可以這樣設計提示:
Extract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from each indemnity clause:
- Parties involved
- Scope of indemnity
- Triggering events
- Duration (if specified)並用以下範例來輔助說明:
Extraction:
- Parties: Vendor (indemnifier), Purchaser (indemnitee)
- Scope: Any and all claims, damages, or liabilities
- Triggering events: Vendor’s breach of any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
- Duration: Not specified
Clause:
"Each Party shall indemnify the other against losses resulting from third-party claims arising due to negligence or willful misconduct during the term of this Agreement."
Extraction:
- Parties: Each Party (mutual indemnity)
- Scope: Losses resulting from third-party claims
- Triggering events: Negligence or willful misconduct
- Duration: During the term of the Agreement
然後用你的範例來引導:
Clause:
"The Consultant shall indemnify the Client from costs incurred due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related to the Deliverables."
Extraction:
這既是法律問題,也是 AI 問題。什麼是具體的範例?如果 AI 沒有正確擷取資訊,你該如何調整這些範例?
隨著無程式碼 AI 工具越來越普及,產業專業知識在 AI 領域的重要性正快速提升,與研究和工程技能同等關鍵。
用法律 AI 提升工作效率
是時候開始自動化了。你已經具備相關知識,工具也已經到位。
無論你需要一個能回答問題的機器人,還是能自動化整個工作流程的全方位代理人,Botpress 都能滿足你的需求。支援人機協作整合、內建 RAG 功能,並可部署於 WhatsApp、網頁等主流平台。
立即開始打造。免費使用。
常見問題
我怎麼知道我的律師事務所是否已經準備好開始使用 AI 工具?
如果你的律師事務所在文件審查、研究或撰寫等重複性工作上花費大量時間,擁有可供 AI 系統處理的數位文件,並且願意培訓團隊學習新技術以提升效率與客戶服務,那麼你們就已經準備好開始使用 AI 工具了。
使用 AI 會不會導致律師未來被取代?
使用 AI 並不代表律師會被取代;AI 主要處理重複性或資料密集的工作,讓律師能專注於複雜的法律推理、策略規劃與客戶關係,因此 AI 是輔助工具,而不是取代人類專業的替代品。
有沒有特定法律領域比其他領域更適合使用 AI?
AI 對於需要處理大量文件或標準化流程的法律領域特別有幫助,例如契約法、電子證據開示、合規與盡職調查等,可以快速分析文本或產生草稿;而像法庭訴訟這類高度需要判斷力的領域,仍然仰賴人類專業。
中小型律師事務所導入 AI 工具的成本高嗎?
中小型律師事務所導入 AI 工具,基礎工具甚至可以免費開始,進階方案每月約 30 至 500 美元不等,企業級系統則超過一萬美元,但多數事務所能透過節省可計費工時和提升生產力,快速回收這筆投資。
我要如何確保我的法律 AI 工具符合客戶保密與隱私法規?
為確保法律 AI 工具符合客戶保密與隱私法規,應選擇提供強大加密與明確資料處理政策的廠商,確認工具符合你所在地區的法律與倫理標準,並維持人工審查,以檢視 AI 處理的敏感資訊。






.webp)
